第三十七章 成立新青帮(1/2)

好书推荐:

十一月二十五日,青岛信号山。

德国胶州湾提督官邸是一座典型欧式建筑,位于信号山半山腰上,庭院内树木蓊郁,绿草如茵,营造出一派欧洲田园风情。刘庆斌离开北京,并没有直接回上海,而是来到了青岛。当然刘庆斌来青岛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除了他的德语老师霍克曼有一封信让他带给胶州湾总督瓦德尔克之外,他要为两年之后日德青岛之战提前做些准备。

“刘公子,太感谢你能给我带来霍克曼的消息。”瓦德尔克虽然长期待在中国,也算是半个中国通了。但是,他的中文还是很蹩脚。在他看来,中文实在是太难学了。所以,当他听到刘庆斌竟然说了一口地道的德语,立刻也改用了德语,说话也利索了很多。

“噢!总督大人,这是我应该做的!”刘庆斌很客气地点点头。通过谈话,刘庆斌才知道霍克曼竟然是瓦德尔克的亲侄子。

过了好一会儿,瓦德尔克终于看完了那封信:“刘公子,霍克曼在信中对刘公子可是赞赏有加呀,他说你是上帝赐予中国最好的礼物。”

瓦德尔克顿了顿,又说道:“其实,刘公子你的大名我前些日子就已经知道了,特别是你率青帮攻下江南制造局的事情,已经在上海租界,人所尽知,甚至西方的一些报纸也对您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刘庆斌很惊讶地说道:“没想到,我现在居然这么出名了,看来,真的要感谢上帝了!”

“对了,光顾了说话了,总督阁下,我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呢。”

说完,刘庆斌挥了挥手,伊贺纳言捧上一只小皮箱,瓦德尔克疑惑地看了看刘庆斌,又看了看伊贺纳言手中的皮箱:“刘公子,你这是……?”

刘庆斌笑而不语,对伊贺纳言说道:“打开!”

小皮箱被打开以后,瓦德尔克不禁惊呼道:“噢!我的上帝!刘公子,这是给我的吗?”

刘庆斌做了个请的姿势:“当然啦!当然是给阁下您的!初次来拜见阁下,见面礼寒酸了点儿,望总督阁下笑纳。”

瓦德尔克连连摆手:“不寒酸!不寒酸!刘公子,你让我怎么感谢你呢?我已经很久没有抽到这种古巴雪茄了。”

瓦德尔克没有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欢抽古巴雪茄,当然这都是是霍克曼告诉他的。由于古巴雪茄产量较少,加之西方各国都把抽古巴雪茄当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古巴雪茄很难买到,尤其是刘庆斌此时送给瓦尔德克的,更是古巴雪茄的上品。瓦德尔克并不是用古巴雪茄来显摆身份的,而确实是喜欢抽古巴雪茄,他的烟龄已经至少有三十年了,恰好他最近也断了货了,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抽上古巴雪茄了,无奈之下,只好以别的雪茄烟来代替。刘庆斌此举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瓦德尔克作为德国人,他骨子里的严谨和刻板此时显现无遗。尽管古巴雪茄此时对他的诱惑力极大,可他还是克制住了:“刘公子,这样吧,我给你写一封信,你带给德意志帝国驻上海领事馆纽尔斯总领事,我们共事多年关系非常不错,以后在上海有什么事你可以去找他帮忙。我想只有这样做,才能心安理得享受刘公子的古巴雪茄。”

刘庆斌没想到,拜见瓦德尔克竟然还有意外之喜,瓦德尔克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他还没有傻到非要把这上门的好处推出去的地步:“那我就谢谢总督阁下了。”

“总督阁下,私事咱们叙完了,我想和总督阁下谈一件公事,不知可否。”

瓦德尔克立刻换上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刘公子请讲。”

“总督阁下,我想出资修建一条总督府到青岛城外的秘密地道。”刘庆斌一本正经地说道。

瓦德尔克很惊异道:“刘公子,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做有必要吗?”

刘庆斌笑了笑:“总督阁下,我想问三个问题您就应该明了了。”

瓦德尔克一伸手,“刘公子请讲。”

“请问总督阁下,一旦青岛出现战事,德国本土能否及时支援总督阁下?”

瓦德尔克摇摇头:“不能。”

“再请问总督阁下,您的军队和日本将来有没有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瓦德尔克思忖片刻,然后说道:“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是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日本人是不折不扣的疯子。”

“再请问总督阁下,如果青岛发生了战事,而贵国又无法及时支援,最终的结果会怎样?”

瓦德尔克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作为军人,我永远不想提那两个字,但是,我不得不说,最终的结果只有投降。”

“总督阁下,投降之后,身体健康的德国士兵战后可以回到的祖国,但是那些伤病员呢?他们能否熬得住战俘营那段日子?”

瓦德尔克这才明白刘庆斌为什么要让他修一条秘密地道?“刘公子,你的意思是……?”

“没错,总督阁下,我可以和您签一份合约,将来一旦发生战事,我保证用密道将伤病员全部安然运走,待战争结束之后,再将他们送返德国。”

瓦德尔克想了想:“刘公子,不知您需要我们付出怎样的回报呢?”瓦德尔克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不需要任何回报,我只想表达我的诚意。将来我们合作的机会还很多,当然,总督阁下您也许无权决定这件事情,但是我希望您如实地向贵国皇帝陛下禀报此事,由皇帝陛下决断吧!”

事实上,刘庆斌是想让伤兵做铁血战士的免费教官,这些德军官兵都是德**队精锐,虽然受了伤,可是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和军事理论素养依然很高,教铁血战士那是绰绰有余了。

……

当刘庆斌返回上海,已经是十一月三十日了。

民生公司成立的各方面准备都已就绪,就等刘庆斌回来商议公司成立的具体日期。刘庆斌思虑再三,决定自己不露面,公司之事以李平书等三人的名义具体负责。《迷津报》在刘庆斌的要求之下悄悄成立了,报纸总编辑为黄世仲。

除去这两件事情,最关键的就是新青帮的成立了。杜月笙的确能力出众,刘庆斌不在的这段时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仅用十几天时间就将刘庆斌安排的任务悉数完成,办事效率之高,让刘庆斌大吃了一惊。

根据杜月笙整理的花名册,青帮在帮人数达到了三万人,其中不乏老弱病残和偷鸡摸狗之辈,可谓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了给青帮瘦身,他和张仁奎、杜月笙等人合计了许久,决定废除青帮的拜师入门仪式,而是改为签订合约入帮的形式。也就是说,以后不管何人加入青帮,都必须经过笔试、面试,然后签订合同才行。

刘庆斌对今后加入青帮的人员作了两项硬性规定:必须识字,准吸食鸦片。

已经加入青帮的帮众,如有不识字和抽鸦片的,有一年的过渡期,一年后仍不识字和吸食鸦片的,一律开除青帮。杜月笙说干就干,领着百十人挨个儿的签合同,当然其中也有不少退帮的,最终签约的有两万六千多人。

废除了拜师制度后,姜老爷子和“大字辈”这些青帮老大的安置就成了大问题了。以前他们有徒子徒孙的孝顺,安度晚年不成问题,可如今废除了师徒关系而改为签订合约,等于是断了他们的后路。这个问题不解决,刘庆斌改造青帮的计划势必引起他们的反对。刘庆斌将后世的退休制度引入了青帮,凡是达到六十岁的青帮帮众都可以申请退休,退休后所有的生活费用全部由青帮承担。对此,姜老爷子和那几个“大字辈”大佬一致拥护。刘庆斌顺便将抚恤制度也引入了青帮,规定凡是为青帮的集体利益伤残、死亡的,青帮将付给一定数额的抚恤金,其家人生活由青帮保障。

为了提高青帮在上海的地位和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刘庆斌提出了“只要加入青帮就有工作可干”的口号。青帮为帮众提供三种不同的职业,其中最热门、最威风、待遇最高的为警察。根据青帮跟上海市政府签订的合约,青帮为政府提供治安服务,政府每月给每位警察发放三十至一百银元不等的薪水,张仁奎已经宣誓就任了上海军政府第一任警察厅长

想要当警察必须是青帮中人,要经过文化、军事双重考核,然后进入上海警察学校培训后才能上岗。上海警察学校是由天津来的五十名警察组成的,其中一名叫徐峰的警察担任了校长。当然,刘庆斌也兑现了对他们的承诺,每人每月为他们发放一百五十元的薪水。因为警察的待遇好,报考警察的帮众络绎不绝,尽管条件异常苛刻,可还是趋之若鹜。为了增强在职警察的紧迫感,刘庆斌还提出了末位淘汰制度,违反帮规、徇私枉法和年底考核垫底的警察都将被清除出警察队伍,而由新招录的警察顶替。“有了困难找警察”成了上海民众的共识,警察也成了上海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甚至连租界内招募警察也点名要青帮帮众。

除了警察之外,还有一些人担任帮中的大小职务由青帮发放薪水,比如说,李龙担任青帮军事部长兼军事训练基地主任,袁克文担任青帮宣传部兼《新青帮》报纸主编,他们每人每月都有五十元薪水。李龙是年纪仅次于郭破虏的铁血战士,刘庆斌专门将他抽调出来对青帮进行军事训练。

最后还有一种职业,那就是到民生公司的各个工厂去做工人。每名工人每月最低工资为十元,每天工作八小时,每月还有四天的带薪休假。做工人虽然薪水不高,但是1银圆可以买30斤大米或者8斤猪肉,每月十元钱养家糊口是绰绰有余了。

刘庆斌把新青帮的各项筹备工作全部交给了张仁奎和杜月笙,而他和袁克文全力以赴地准备筹备新青帮成立大典和圣诞晚宴。青帮能否在上海滩站住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租界内各国列强的认可,虽然觉得觉得心中憋屈,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实。

十二月二十五日,是西方的圣诞节,也是新青帮正式成立的日子。

新青帮召开了代表大会,选出了帮主和副帮主,其中帮主为刘庆斌,副帮主为张仁奎、杜月笙、袁克文,青帮下设军事部、招募部、财务部、宣传部和法纪部。

下午十七时,新青帮成立庆典暨圣诞晚宴在仁和酒店大厅隆重举行。

“上海军政府督军陈其美到!”

“上海军政府市长李平书到!”

刘庆斌迎了上去:“大哥!李先生!你们来了,里面请!”

“大清帝**谘大臣徐世昌到!”

“徐大人!你能来,太让我意外了!”

徐世昌呵呵一笑:“刘公子,还是你面子大呀!袁大人专程派我来为刘公子道贺来了。”

“孙文先生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