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危机重重的NBA(2/2)

好书推荐:

作为一部电影,绝对是成功的,尤其是在湖人的第一年。

到了第二部续集,洛杉矶同城兄弟,大家伙还是觉得新鲜。

因为原来还有人敢这么做,拒绝续约湖人,跑去快船,并且又拿到了冠军,简直是太酷了。

第二部,依旧大获成功。

到了第三部,前往步行者的时候,剧情还是不错的。

放弃成立王朝的机会,跑去偏远的小球队拯救没有拿过冠军的球队。

不过因为步行者人气远不如洛杉矶的球队,所以叫好不叫座。

对李良的差评肯定也开始出现。

到了第四部,雷霆三巨头,李良基本彻底成为了美国球迷心中的大魔王。

加上从那时候起,美国对中国的舆论压制越来越多,负面评价也越来越多,所以,李良再也不是那个“人家人爱甘李良了。”

目前,真正完全欢迎、喜爱李良的,就只有国王球迷,以及,凯尔特人球迷!

对,凯尔特人球迷还是对李良有着莫名的喜爱。

在各种网站投票中,李良在波士顿的人气一直非常的高。

真不愧是李良的精神故乡。

东西部失衡,观众审美疲劳,网络冲击,加上球员打法不再绚烂好看,2017年的全明星赛办的算中规中矩。

不算特别糟糕,也没有留下什么经典的片段。

收视率相较于上个赛季,又下滑了0.1个百分点,如果继续下滑下去,下个赛季就要跌破4了。

作为新任总裁的亚当-席尔瓦看到这样的情形当然很是着急。

在上任后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进行着各方面的改革。

比如为了扩大nba的影响力,今年nba各奖项将不再在常规赛结束、季后赛进行中时颁发,而是统一到总决赛结束后举办一个颁奖晚会。

还有在赛制方面,废除了长久以来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的赛区排名制,东西部全都按照胜率进行排名。

但这些改革都是一些小修小补,不是根本性的变革。

nba如同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斯特恩时期的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后,逐渐进入一个瓶颈期。

斯特恩改革时,nba是内忧外患,已经差劲到总决赛深夜录播,岌岌可危的地步。

他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从深层次对nba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政治”上,全面推翻了过去的选秀和自由市场制度,利用选秀抽签和软工资帽,扼杀了凯尔特人集团在联盟一家独大的可能,让nba进入全面竞争的时代。

“经济”上,和电视台签订新转播合约,并积极寻找赞助企业,和像“佳得乐”这样的公司互相成就,大大开拓了联盟的财源。

“文化”上,确立了球星导向战略,擅长讲故事,制造对立,从黄绿双雄争霸,到乔丹登基,把nba塑造的英雄遍地,故事性十足,好看极了。

“军事”上,奉行了扩张主义,先是在美国本土不断引入新球队,开拓新市场,同时奉行全球战略,在欧洲、亚洲、澳洲体育文化市场攻城略地,塑造了nba的过硬品牌。

这一系列的改革,让nba在21世纪达到了一个顶峰期。

但所谓盛极而衰,nba想更进一步,就遇到了天花板——篮球运动本身的影响力,在全球不如足球,在美国不如棒球、橄榄球。

亚当-席尔瓦接手后,做了种种尝试,但“政治”上无所作为,跳不出斯特恩定下的框架,“文化”上被李良为首的一批人,搞得狼狈不堪,丧失了话语权和主导权,“军事”上也无力继续扩张,在欧洲永远干不过足球,只剩亚太市场是最后的宝地,“经济”上,新转播合同是斯特恩时代就签订的,席尔瓦想破局,想走博彩这套危险的路。

同时,随着整个大环境的变化,席尔瓦要面对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潜藏在繁荣景象背后的,是重重的危机。

着急也没有用,起码现在nba还是首屈一指的,全世界最好的篮球联赛。

并且第二名根本看不到它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