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豁出去了(1/2)

好书推荐:

“唉,头疼”

“呵呵,大王为何烦恼”

看到李元嘉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房奉珠不由得有些好笑,瞥了一眼桌上的那封“家信”,笑吟吟的说道:“陛下问您愿不愿意去建这些翻车工坊,只要您再回一封信过去,说愿意担此重任不是正好如了您的意么”

在皇帝这封“家信”写给李元嘉的同时,房玄龄也有一封家信写给了房奉珠。

当然了,老房的那封是真正的家信。

而在信件之中,房相公大致和房奉珠说了一下此事,同时也告知了她如果困难不大的话,就劝李元嘉答应此事。

这两封信,夫妻俩各自都看过了。

正因为如此两人才明白,只要李元嘉点了头,估计皇帝就会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让韩王全权负责在各道建起一个翻车工坊。

而这个结果,正是李元嘉所期待的。

只不过

翻了个白眼,李元嘉无奈的说道:“没错,如果我说愿意的话,陛下说不好真的会下正式的旨意下来,但是我现在发愁的是,上哪儿去找那么多人来操办此事”

“呃”

愣了一下之后,房奉珠突然乐了。

她现在终于明白自家夫君是在发愁什么了,因为之前李元嘉就曾经告诉过她,想要给各道凑齐足够数量的木匠不难,就算是暂时找不到,让那些老木匠们一个带几个徒弟,毫不保留的传授之下,最多两三年也够出师了

这个速度确实超出正常水平,但是在李元嘉解释了之后,房奉珠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这年头大多数的师傅带徒弟都保留甚多,一年能学会的东西都要让人家学个好几年,要不然的话谁给他们白干活

反正按照李元嘉的想法,速度加快个四五倍毫无问题。

而且如果那些小木匠们提前学一些简单的数学和测量技术的话,学起来肯定就更快了,毕竟在李元嘉的印象中,未来那些木工哪个需要学几年才能出师像翻车这种“简单”的东西,真要学的话,几个月还不够

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掌控流水线的人

说白了就是干活儿的人好找,但是指挥他们干活的人却没有那么容易找到别以为这个翻车流水线粗陋到让李元嘉不忍目睹,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要知道调配他们每个人的工作量,分配每一个环节的人数都是需要计算和安排的,如果人少了还好,但是如果像皇帝想的那样各道都建一个大的工坊,未来十年造出足够让各道使用的翻车

这个难度,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关键之处,就在于便宜啊”

想来想去,李元嘉唯有长叹一声,心中却充满了一种兴奋的情绪。

流水线上造出来的翻车价格很低,比传统木匠制造的要便宜太多了,如果制造数量足够大的话甚至能降到五分之一、六分之一

这个比例,实在是太夸张了

这就意味着一旦这些工坊建成,将来造出来的翻车必然会供不应求

哪怕皇帝的本意就没打算从老百姓身上赚钱,但是这么便宜的翻车明显能给国家带来大量的好处。因为只要数量足够,这些翻车不光是可以预防旱灾,常年还能让粮食增产,增加国家的实力。

何乐而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