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怕,礼部的小官儿(2/2)

好书推荐:

赵一鸣知道于老太太在盯着他看,不过他却看也不看于家的人,只是对众宾客道:“不知道诸位的认为如此安排可好?”

“如此甚好,甚好啊。”大家一致同意,经了礼部那当然是最好了,到时就算于家的人想赖定于钧也由不得他们说了算。不过,众人还是有担心的:“只是由谁去请礼部的人好呢?”去得人官职小了,怕请不来真正主事的人,到时被于家人的一闹反而更加不美了。

赵一鸣一笑:“诸位不必担心此事,在下的弟弟已经去了。”

在场的宾客不像于家是刚来京中的人,有不少人知道赵一飞的岳丈是礼部侍郎,听到由赵一飞去请人了,众人都微笑起来:礼部来的人绝对是金侍郎了——除了礼部的堂官儿,就侍郎的品阶为高了。

一位礼部侍郎来处置于家的这点儿事儿,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不过对于家人倒十分有震慑的作用。

于老太爷听明白赵一飞去礼部请人了,不过他却不太明白赵一飞去请人有什么不同;不过他想到礼部来人之后的情形,脸色更加难看,左思右想他还是想保住于府的最后一点体面,便干巴巴的对赵一鸣说道:“贤婿,亲事你说与钧儿无关就无关吧,只是就不必麻烦礼部的大人们了,是不是?也是给人家添麻烦。”

于老太太闻言却恨恨的瞪了一眼于老太爷:他倒底还是念着他那两个贱种儿女!不过,她不会就此放过于钧,一定要于钧代她儿子受过才成。

赵一鸣听到于老太爷开口,便转头看向坐在地上的于老太爷,然后好像才发现他的岳父岳母还在地上坐着,急急吩咐人把于家二老扶到椅子上坐好:他总是晚辈,表面上一定要以礼相待于家二老的。

于老太太屁股还没有坐稳就已经抢先开了口:“夫君,您说得什么话儿,是不是急糊涂了?亲事本来就是钧儿的,就是请了礼部的大人来,这也是钧儿的亲事,怎么能说同钧儿无关呢?”

众宾客都看向了于老太太,眼中并不仅仅是不屑与鄙夷了:她居然还要闹将下去?真真是不知死活了。

于老太爷眼睛一瞪:“你给我闭嘴!”他现在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再由着于老太太闹下去,怕最后于家更难收场。

可是于老太太从来就没有怕过于老太爷,自然是不惧他的:“我哪有说错,为什么要让我闭嘴?我们于家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外人来指手划脚?”说着话于老太太瞟了一眼赵一鸣,十分恼恨赵一鸣的多事儿:她是打定主意他日攀上魏将军后,一定要以孝字剥去红裳的诰命,还要整治得赵一鸣做不下去官去。

于老太太继续说了下去:“夫君,钧儿做得丑事已经被大夫们揭破了,你还替钧儿遮着掩着做什么?我们就算是为了钧儿好,但也不能不管人家姑娘的生死、名节不是?钧儿虽然做错了事情,但孩子都已经有了,只要他们以后能好好过日子也就罢了,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要太过为难他们。”

于老太太的话说完后,屋里的众宾客都如同看白痴一样看向于老太太:她当所有的人都是傻瓜嘛?刚刚是于钧非要给新娘子诊脉,而于家二老和于鹏兄弟拼命阻拦,只这一样也能让众人明白,新娘子有身孕的事情于钧根本不知情,就更不可能是于钧所为了——于老太太认为就凭她的两句话,就可以把这种丑事儿扣到于钧头上?

不过众人更感兴趣的是:于老太太为什么要这么做?按理说新娘子出了这样的丑事儿,于家的人为了保住体面,应该立时把新娘子送回娘家退亲才对,哪有把这事儿揽上身的道理?

除非——,众人的眼目扫向了于鹏兄弟:除非和新娘子有染的人是于鹏兄弟,那于老太太的所为便可以理解了。

于老太爷听完于老太太的话,眼神闪烁了一会儿便低下了头:如果事情能如此解决也不错,至少还能继续谋夺于钧名下的家业。

于鹏听完自己母亲的话后,眼睛亮了起来:“父亲,母亲说得有理。哥哥做错了事情,我们也不想这样的丑事被大家知道,可是现如今大家已经知道了,再瞒下去也没有意思了;而且母亲说得对,哥哥已经对不起人家蒋家,我们于家总不能退亲更对不起人家吧!那可真要出人命的。”

赵一鸣只是负手看着于家的人一言不发,就是连眉毛都没有动一根:于家的人越无耻越好,不然红裳和于钧怎么能同于家断了血脉关系呢?

****

今天的正常第一更(这一章不是加更),嗯,后面还有,亲们稍待啊。

当然,还是一样,亲们想要小女人多更新,就用手中的票票来催更吧,嘻嘻。

ps:谢谢亲们的支持,看到票票的飞涨,小女人真得很感动,一定会很努力的码字,保质的前提多多更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