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皇宫广场(2/2)

好书推荐:

于洋闻言点了点头,知道唐胖子说的话的确是事实,银鸾帝国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制度有着极为分明的分级制度,富商们虽然有钱,但是如果没有朝廷的贵族爵位,那就始终属于平民阶级,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等级之分就犹如一道天壑一样,至于更低一级的则是奴隶了,在银鸾帝国之中,奴隶是最低等级的存在。

银鸾大陆的奴隶制度,一直以来受到神殿的坚决反对,这在数百年来一直如此。

当然,在于洋看来,这并不是神殿高尚,而是神殿对于奴隶制而产生的庞大的利益,自己却无法分一杯羹而不满。

数百年来,大陆虽然总体来说是和平的,但是随着帝国对海上的深入与探索,开始征伐一些海外南洋上的土著居民,战争俘获的一些居民就成了帝国的奴隶。还有西北时常的爆发一些小的叛乱,帝国的军队征伐之后,总是会随着出现很多的俘虏……尤其是南洋的远征舰队,每次远征回来,都会带回大批的战利品……其中很多就是从南洋的大片大片岛屿上俘虏来的土著。

并不是帝国的军队喜欢掠夺人口……说实话,那些统军远征的将军,谁不喜欢多掠夺一些真金白银回来?

可惜,随着南洋远征的过于频繁,每次远征的收获越来越少。东西是实在抢不到了,那么为了多少也能获得一些收获来补充军费,所以掠夺人口,占据最近几次远征之中战利品里的最大的比例!

而随之而来的那些来自南洋的土著,就成为了奴隶市场上的主流。于洋曾听说过一份来自军方的统计,现在在帝都,根据估算,恐怕就有八千多来自南洋的土著,其中大部分都是已经被掠夺来帝都很多年了,甚至已经是上一代被掠夺回来之后,在帝国本土生活多年,有很多是第二代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奴隶是一些原本的自由民,因为生活贫困,只能卖身为奴。而西北的几次小规模叛乱,也会衍生出一些奴隶。

其他的,还有一种叫做“官奴”的存在,主要是来源于一些没落的豪门。比如一些获罪的大臣权贵们,这些豪门被株连之后,家族之中不少人获罪,被审判之后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变成了奴隶,大部分都被放在了奴隶市场出售。

有趣的是,帝都里最大的一家奴隶贩子,不是别人,正是帝国中央财政属直属部门下的一个产业!那个地方就设立在帝都的城西南边的奴隶市场,集中了许多的“官奴”。

可以手,帝国财政每年靠着贩卖奴隶,也赚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而神殿之所以不满,就是因为每年这么大一块蛋糕,神殿却无法正式插手进来分上一块。

帝都的奴隶交易,大部分都集中在城西往南,居住者超过了九十万的人口,几乎占据了帝都人口的一半。

据唐元所说的,那条长达千米的大街上,除了贩卖奴隶之外,还有很多其实只是普通的贫民还有奇特的各色人找工作地地方。 换句话来说,这算是一个类似于于洋前世见过的那种“劳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