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第622部分阅读(2/2)

好书推荐:

“我再考虑考虑,吴部长,我认为,最好还是缓一缓,至少要开完两会。”夏想还是含蓄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吴才洋微微失望:“你呀,和我当年一样,太固执了。算了,我也不劝你了,秋实还有话要对你说,我送你过去。”

吴才洋将夏想送到和古秋实的见面地点,转身就走人,他回中组部还有事情要处理,夏想接下来的安排,就不再过问了。

夏想也没想到吴才洋还负责送他和古秋实见面,心中就更多了一丝猜测,之前,吴才洋和古秋实肯定就他去岭南、何时去等一系列问题,已经达成了一致。如果说吴才洋只是征求他的意见,那么古秋实就负责说服他。

夏想深感肩上压力重大。

是一处有几分欧式风格的茶舍,夏想抬步入内,吴天笑紧跟其后,前面有人默不作声,只管带路。

来到一间典雅的房间,夏想进去,吴天笑则被人带到另一个房间。

房间的正中摆放了一张茶几,上面空空荡荡,并没有茶杯和茶壶,再一看,古秋实正坐在藤椅之上,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夏想见一旁有电炉正在煮着水,水开了,嘟嘟地冒着热气,因为格外安静的缘故,又有阳光洒落地上,又是最容易让人昏昏欲睡的冬日午后,一瞬间夏想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觉得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回到了童年。

童年的记忆里,每到冬天,总要围着火炉,听老人们讲故事。有时讲着讲着,老人家睡着了,他也半睡半醒,听到火炉上放着的水壶发出时有时无的声响,就如同进入了梦境一样,感觉到时光的漫长。

时光并不漫长,漫长的只是心中的感受。

夏想拿起水壶,泡上茶,轻轻地放到古秋实的面前。

古秋实才如梦方醒,一下笑了:“刚才走神了,想起了小时候的许多事情,忽然就觉得人生就白驹过隙,倏忽而已。”

夏想会意一笑,他可是第一次见到古秋实感性的一面。不过古秋实是中文专业出身,骨子里也自有文人气质。为官久了,感性的一面就很少在人前流露了,今天的古秋实在夏想眼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真实。

古秋实是如何入了总之眼,以至于在古秋实从副厅以后的每一次升迁,都是由总亲自过问,夏想也不得而知,但或许正是因为古秋实感性而真实的一面,才让总更欣赏有韧性有感悟的他。

总虽然是理科出身,在骨子里却也有文人的一面,当年,总在和齐阿姨相识之时,书来信往,据说总以情诗最终赢得了齐阿姨的芳心。夏想也隐约听人说过,总其实偏好文科,只是当年报考志愿时,阴错阳差才上了理科。

从现在各省换届之后,新上任的各地省部级高官,多半出身文科就可以得出结论,总确实比较偏爱文科出身的政治新星。

夏想不算文科出身,但也曾经热爱过文学,担任过文学社社长,当然,以上不能算是他能进入总之眼的先决条件。

古秋实的感慨很真实,又和夏想刚才的思绪很同步,就更让他对古秋实心生亲切之意:“古,巧了,刚才我也想起了童年,想起小时候围着火炉听老人们讲故事的往事,而现在,生活忙忙碌碌,总是处理不完的事务,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人生就是如此,幸与不幸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既然我们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就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就必须尽心尽力,为国为民。”古秋实的话很沉重,“每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身上的担子是轻是重,都要有一颗负责的心,都要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

夏想也为自己泡了一杯茶,茶很淡,淡,却回味悠远。或许越是清淡的事物,才越能在心中留下怀念。

“古说得是,所以我认为,在齐省一任上,我做了一些事情,虽然不够好,但也尽心了,现在召开的两会,如果能圆满地召开,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也会让我觉得,齐省一任,我没有辜负党中央的信任,没有辜负齐省人民的厚爱。”夏想借题发挥,第一个回合就将话题落到了齐省最后一件事情之上。

古秋实只是一笑,似乎并不关心他是现在离开齐省,还是两会之后,却直接提到了陈风:“陈风入局的事情,前一段时间小范围讨论了一下,我原则上是赞成的态度,当然,反对的声音有很多,就连吴部长的态度也比较模糊……”

吴才洋对陈风入局态度模糊,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吴才洋和陈风并无交集,也无交情,不反对就不错了。

“不过有一个人非常支持陈风入局,为陈风说了不少好话,态度非常坚定,还准备各方做做工作,要说服中立的政治局委员……”

夏想眼皮一跳,好一个陈皓天,好一手移花接木。

“陈很欣赏陈风的爽直和实干精神。”古秋实点了题,“如果陈能更进一步,说话的分量就会大增,那么陈风入局的事情,就多了几分可行性。”

夏想无奈地笑了:“古,事情不要说得这么直白好不好?”

古秋实也被夏想的无赖逗乐了:“也是,也是,和你说话,不能说得太直,显得我罗嗦了。”

也正是因为古秋实的爽直,才让夏想没有被人要胁的感觉,反而觉得一切摆到了明面之上,再好不过。但也必须得说,陈风入局一事该是多重的分量,却压在了他的身上,多少让他有点难以适应。

他才是省委副好不好,一名省委副能够左右一名省委前进一步迈进政治局的脚步,别人听到肯定会说是天方夜谭,但却又是活生生的事实。

现实,永远比想象和小说要精彩。

“对于你什么时候离开齐省,我的看法和吴部长不太一致……”

夏想认识古秋实时间不短了,今天,第一次见识了古秋实强势的一面,因为古秋实随后的话,让他吃惊不小。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1778章 平地起惊雷(元宵快乐!)

第1778章 平地起惊雷(元宵快乐!)

(特为官神第44位盟主zzz903兄弟加更!)

夕阳西斜,不知不觉,夏想和古秋实在茶室之中,已经对坐了三个多小时。

也是自从夏想认识古秋实以来,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和古秋实面对面坐在一起谈话、谈事……谈心。

在夏想眼中,古秋实别看年纪不大,但为人处事极为沉稳,进退有度,方正圆润,既不激进,又不保守,很符合中庸之道的大成之境。

所谓少年老成,就是如古秋实一样的秉性。

当然,古秋实现在肯定不算是少年了,已经步入中年,但如果他不是曾经的老成的少年,也不会在27岁就升至副厅的高位。

古秋实今年48岁,比夏想大了13岁,马上就会迈入换届年了,元旦过后,就按49岁算,49岁的政治局委员,再进一步讲,49岁的京城市委,不能说后无来者,也差不多是建国以来前无古人了。

古秋实虽然只比夏想大了13岁,但在夏想眼中,古秋实却如58岁一样,举手投足之间,浑然天成,完全没有半分生涩和做作,似乎他的上位者气势与生俱来。

其实古秋实和夏想一样,出身平民之家,完全不是世家出身,也不是。他能有今天的威势和沉稳,和他以前吃苦耐劳的经历不无关系。

夏想一直认为,古秋实不会有大刀阔斧的时候,他始终如春风拂面,不知不觉之中让人被他引领了方向,但今天,古秋实却罕见地发作了。

“当然,吴部长的想法也很好,出发点是为你着想,我完全可以理解。但作为多年的朋友,夏想,我想多说一句话,希望你不要介意。”整个下午,古秋实在和夏想谈话时,语气就如下午的阳光一样,温和而漫长,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突然,他的声调一转,不但声音提高了八度,语气也蓦然变得犀利了许多,“我的信条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凡事必须善始善终,作为党员干部,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到底!”

“齐省的事情,必须有一个完结,我希望由你亲力亲为,将所有的隐患一一排除,由你始,由你终,有始有终,才是男儿本色,才是一个有担待有责任有作为的良心官员!”

古秋实掷地有声,在夏想面前,脸上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决然,他以前所有温和和从容不见了,取代的是严肃和淡然!

严肃的是对夏想的坚定的信心,淡然的是对困难的不以为然!

夏想愣住了。

他没有想到古秋实会坚定地站在他的一面,不但坚定,还为他鼓气和加油。他一直以为古秋实在官场之中的升迁之路过于顺利,就失去了激情,不想,古秋实竟然也有意气风发的一面。

想想也是,古秋实虽然是政治局委员,但他过了元旦才49岁,应该说在官场之上,正值当年。

夏想热血沸腾了,哈哈一笑:“借古吉言,愿乘东风,直上万里,愿我在齐省,完成一往无前的心愿!”

“干杯!”古秋实以茶代酒,“我敬你一杯。”

“我敬古。”夏想不敢托大让古秋实敬他。

“还有一句话,夏想你一定要记住,虽然这一次前去岭南,背后有许多人在一手推动,但如果你坚决不去,谁也不会勉强你。就是说,从现在起,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我也要恭喜你。”古秋实或许也是有感而发,今天的话特别多,而且还放下手中的事情,特意陪了夏想整整一个下午,算是真正的用心良苦。

“以后你在岭南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或许我不能帮你大忙,但一些不值得惊动总的小事,我说的话,也有分量。你记住,在你的身后,除了站着几个老人家之外,还有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古秋实自比为夏想可以交心的朋友,实在是对夏想的高抬,但从另一个角度一想,又何尝不是他对夏想的器重,认定夏想可靠可信并且可交?

夏想十分感动:“感谢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恐怕国内很少见到如此的情景,隔代人和第七代后备力量把酒言欢,亲密无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历来两任交接,都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分岐。

诚然,以后古秋实和夏想会不会也因政治理念的不同,而渐行渐远,现在得出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至少今天的一幕,会永远地铭刻在二人的心目之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窗外的夕阳完成了最后的辉煌,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夏想和古秋实就如如梦初醒一样对视一眼,忽然一起哈哈大笑。

在二人的笑声之中,2011年的最后一天,徐徐落下了帷幕。

当晚,夏想住在了吴家。晚上,在和吴才洋、吴老爷子深谈之后,达了共识。

第二天一早,元旦的到来丝毫没有影响到夏想归心似箭的心情,他和吴天笑一起,返回了鲁市。

一回到省委,夏想就着手安排了一系列的工作。他亲自出面,分别和下面地市相熟的市委和市长打电话,郑重其事地挑明了事情的严峻性。

又和吴天笑一起,直接来到鲁市市委之中,和李童、刘一琳分别举行了会谈。

在和李童会谈时,先是谈论了两会事宜,随后夏想并不避讳吴天笑在场,直接向李童推荐吴天笑:“李,天笑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为人也很可靠,鲁市下面哪个县有了空位,你适当倾斜一下。”

吴天笑心跳加快,夏既然直接说到了他的前途,可见夏离开齐省的日子不远了。他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夏郑重其事当面向李童提出,李是聪明人,肯定知道夏的力度之大,必须要安排一个好位置才能让夏满意。

悲的是,没想到离开夏如此之快,心中的不舍还是难以抑制。

李童会意,夏想金口一开,面子必须给,而且还要给足,就说:“好,我早就想让天笑来鲁市替我分忧了,还怕夏不肯放人,现在好了,既然夏主动放人,我就不客气了,肯定要给天笑加重担子。”

李童身为省委常委、市委,此话一出,相当于在鲁市的管辖范围之内,一个县委的宝座是跑不了了。

吴天笑心跳加快,手心出汗,他原本想到的最好的结果是到偏远县当县委,到富裕县当县长,没想到,夏一出手,就是鲁市下辖县的县委。

鲁市管辖的区县,都是富裕之地,升迁速度也快。吴天笑非常感激夏的栽培,暗暗下定决心,今后坚定不移地坚持夏的路线,绝不动摇。

李童索性好人做到底,又提要求:“我再向夏提一个要求,希望夏批准。”

夏想见李童的顺水人情卖得很是起劲,心想怕是李童知道了吴才洋亲自到机场接他一事,想想李童和吴才洋之间也算密切的关系,说来他和他之间也不远,就笑道:“有话就说,再客气,就见外了。”

李童呵呵一笑:“市中区委年龄到点了,我的意思是,想请夏再放一个人,让温子璇同志担任区委。子璇同志工作能力强,在省委多年,经验丰富,市中区是鲁市的重点区,我想来想去,只有子璇同志最能胜任这个工作。”

好嘛,又是一个大人情。夏想暗笑,李童以前在其他事情上并不积极,但在安排他的亲信外放的事情上,积极主动得很,倒是很会做人。

夏想的本意是想让温子璇到下面的地市担任常委副市长,虽是平调,也算是稳扎稳打的,没想到,李童比他想得更长远,步子也更大,直接一步到位,担任区委。鲁市下面的区委,和常委副市长虽是平级,但意义大不相同,毕竟是正职一把手。

夏想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笑笑就走了。

随后,夏想又和刘一琳见了一面,也是同样交待了两会的事情之后,简单一提他对吴天笑的安排以及李童的意见,刘一琳更是没有意见,举双手欢迎,不过对于夏想安排吴天笑外放猜到了什么,想问,却被夏想及时制止了:“现在的工作重心是两会。”

刘一琳会意,夏想的言外之意是在两会召开之前,他离开齐省的消息不能透露出去,否则可能引发不好的后果。

谁知,偏偏就不知道哪里出了偏差,有关夏想即将调离齐省的传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传遍了省委大院。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夏想在齐省省长平常低调得可以,不显山不露水,但他即将调离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发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后果很严峻,来势很凶猛,直接让已经剑拔弩张的齐省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紧随夏想即将调离齐省的传言之后,有一个流言平地起风云——据说,有几十名代表正在联名发起动议,准备对现任省长孙习民提出不信任议案,并且提名新任省长的候选人人选。

……夏想!

平地起惊雷,好一手借刀杀人之计。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1779章 全部在此一举(多点票,多点动力。)

第1779章 全部在此一举(多点票,多点动力。)

夏想知道,他在齐省多留一天,就会让一些人如坐针毡,多碍一些人的眼一天。所以,他越早离开齐省,越称一些人的心。

还有一点是,可能岭南已经挖好了大坑在等他,他离开齐省,不再挡路,此为第一好,再去跳坑,最好摔个头破血流,此为第二好。

就夏想估计,现在说不定个别人士正迫不及待等他去岭南,他动身之时,就是别人的欢庆之际。

只可惜,他不能总让别人如愿,因为他毕竟不是官场上的活雷锋。再说就算他当了活雷锋,别人挖坑把他埋下之后,还会在他的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