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第726部分阅读(1/2)

好书推荐:

的大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2143章 见好就收

很巧,夏想一下飞机,就遇到了同样刚刚落地的邱仁礼。

前来迎接夏想的专车就空车而返,夏想坐在了邱仁礼的专车之上。[wen2]

说来也确实是巧偶,上次通话,邱仁礼还没有确定何时回京,不想在机场不期而遇,就让夏想也清楚了一点邱仁礼突然进京,必定会和人事变动有关。

人事变动应该和邱仁礼关系不大,邱仁礼入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那么能惊动邱仁礼紧急进京周旋的事情,只能和邱绪峰有关。

邱绪峰现在副部,想要进入正部,从资历上讲,也够了,但显然他至少还要等上一届,因为邱仁礼马上是政治局委员了。

不可能邱仁礼是政治局委员,然后再有一个省长儿子,但邱绪峰小进一步,从副省长走到省委副书记的位置还是可以的。常务副省长务实,省委副书记务虚,各有侧重,都要担任一届才更好地在以后走向高位。

夏想的猜测果然没错,才上车,邱仁礼也没隐瞒,说出子他来京城的重点:“绪峰在燕省的时间够长了,是该动一动了,我觉得西省不链……”

夏想一想,微微地笑了:“张维照在西省任期也到了,换个地方也可以。绪峰如果到西省的话,也是好事,只要他能摆正位置……”

夏想话里有话,邱仁礼当然听了出来。当年在安县的时候,邱绪峰是夏想的上级,此后夏想一路高升,慢慢地就将超越了邱绪峰。一般而言,官场中人会避免和昔日的下级、现在的上级共事,会很尴尬,谁也不愿意面对当年不如自己的人跃居自己的头顶之上。

邱仁礼哈哈一笑,拍了拍夏想的肩膀:“绪峰比以前成熟多了,如果他连这一点涵养也没有,以后怎么执掌邱家?”

夏想放心了:“时隔十几年,我也很期待和绪峰兄在西省再次握手。”

如果夏想所猜不错的话,邱仁礼是要为邱家的将来布局了。以邱仁礼的年纪,担任一届政治局委员之后,再进一步进入常委,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从平衡的角度考虑,除非吴才洋担任一届常委之后就退下,否则家族势力再有一人进入常委,必须要在其他方面做出巨大的让步。

就是说,可能性不大。

纵观家族势力今后的布局,邱仁礼和梅升平入常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但二人至少在担任一届政治局委员之后,会将邱梅两家的后续力量扶植起来。一届之后,邱绪峰可以在西省扶正,以邱仁礼退下为条件,成功迈入正部。

梅家的情况也和邱家类似,不过梅晓琳才提副部,一届之后就提正部,有点资历不够,不过事在人为,如果到时梅升平以退下换取梅晓琳上位,梅晓琳也极有可能和邱绪峰同时迈入正部。

如此,家族势力第三代的布局就基本上宣告完成。

当然,梅家的情况也可能是让梅晓琳晚一届提升正部,然后梅升平可以入常一届,具体到时是怎样的平衡和妥协,要看局势的发展了。

对了,还有付家。

四家之中,似乎付家最后继无力了,付伯举退下之后,付先锋暂时还挑不了大梁,起码吴家会有一个常委,邱梅两家各个一个政治局委员,付先峰充其量在湘省小进一步,担任省委书记。

而省委书记之后,付先锋能否如愿入局,还未可知。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或许付先锋在五年之后,不但能从容入局,还能入局一届之后,再入常。付先锋是怪才,不能以常理度之,他总有出其不意的怪招。

而家族势力之中实力最雄hou的吴家,吴才洋有望担任两届常委,可以一直等古秋实问鼎之后,他才从容退下。

即使退下,以他担任两届常委的威望,依然有足够的影响国家局势的发言权。但吴家最大的短板是后续无人,除了夏想之外。

夏想也是吴家最大的幸运。

如果没有夏想,吴家在吴才洋之后,将会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地步,除了连若菡有经商方面的才能之外,其他第三代,既没有政治智慧,又没有别的方面突出的才能,只能吃老本了。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若没有夏想的支撑,怕是吴家三代之后,就会难以为继了,连梅、邱两家都有所不如。也正是吴老爷子过于强势,以一人之力夺一家之运,导致家道后续不昌。又没有足够的福德来延续,除非有横空出世的福星降临,否则,吴家绝对难逃家道中落的厄运。

古往今来,几千年的泱泱大国,有记载的只有一人家世永昌,传承了七十多代一孔子。

夏想就是吴家的福星,是吴家得以保存实力并且延续到第四第五代的有力保证,也正是因此,吴老爷子也好,吴才洋也好,都不遗余力力保夏想,绝对将全部宝押在夏想一人之身。

大而广之,夏想也是整个家族势力的福星,如果没有夏想充当支点,家族势力和总理之间的冲突有可能愈演愈烈,而总书记也不可能在许多事情上和家族势力联手,并且默许家族势力的崛起。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夏想,家族势力不可能壮天到现在的地步,也不可能前景一片大好。

同样,没有夏想,总书记和总理在处理许多事情上,也不会得到家族势力的支持和配合。

“绪峰的事情,西省的工作,我就交给你了。”邱仁礼和夏想在车内握了握手,尽管姿势很别扭,但也显示出邱仁礼的重托之意,“丁山的工作安排,我已经向中央提交了建议,你再和吴部长打个招呼,问题就不会大了。丁山的为人,我还是十分放心,他能担任齐省常务副省长,也是齐省之福。”

其实如果没有邱绪峰的事情,李丁山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难题,夏想今非昔比,他只要开口,邱仁礼必须认真对待并且慎重考虑。

邱仁礼也没回邱家,专车就一直开向了中南海。

到了中南海,邱仁礼是去总理会面,夏想则直接去面见代复盛。

还好,代复盛安排的见面地点是一件雅室,既不是办公室也不是私人场所,就表明他和夏想的会面,半是正式半是私人。

代复盛气色不错,方脸浓眉,微笑时嘴型给人非常和蔼可亲的感觉,他紧紧地握住夏想的手:“夏想同志,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谢谢代总理的关心。”夏想感受到代复盛的热情,心中却回想起陈皓天的话,谦逊而不失恭敬地说道,“本来早就该来京城向代总理汇报工作,只是最近国家电网兼并西省地电的事情比较繁琐,所以耽误了几天……”

夏想晚来京城可不是几天,十几天都有了,他故意这么一说,就是主动提及西省地电一事,而且他也清楚,代复盛找他恐怕也是为了此事。

幸好论战风波已经停息,否则他和代复盛之间,还有可能谈及论战一事。不得不说,代复盛对他的兴趣越来越大了。

也可以理解,随着十八大的逼近,代复盛即将全面登上历史舞台,在其位则谋其政,他必须现在就开始着眼于未来了。

不但要争取一批省委书记对他的支持,也要争取现在的省长将来的省委书记对他的认可,避免政龘令不出中南海的尴尬,更需要如夏想一般的中坚的后备力量的支持,况且夏想不但是家族势力的核心人物,也是团系的好朋友。

在陈皓天和古秋实都和夏想关系不错的前提之下,如果他和夏想关系一般,对他今后担任团系领军人物的地位,极为不利。

“没关系,政务要紧。”代复盛极为亲切地说道,“再说我也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就是要和商量一下国家电网兼并西省地电的问题。”

“请代总理指示。”夏想很正式地说道。

“不是指示,是商量。”代复盛强调了一句,“国家电网的情况,你也了解一些,不用我多说了,我是受人之托,想请西省方面让让步。”

代复盛的语气很亲切,没有一丝居高临下的味道,并且补充说道:“当然,我只是提一个建议,具体决定权还在西省。”

夏想没想到代复盛倒是直接,上来就点了题,倒让他犹豫了:“代总理,就我个人来说,也不反对兼并,但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达成一教……”

“我想关键不是细节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代复盛呵呵一笑,“国家电网确实高高在上惯了,认为在谁面前都可以大着嗓门说话,偏偏就撞到了你的手中,这样,我和国家电网那边打个招呼,让他们放下身段,拿出诚意来谈,怎么样?”

代复盛既然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夏想再不顺势接下,就是不知进退了,况且他现在也差不多摆布够了国家电网,到了见好就收的时候了,就说:“好,就按代总理的指示精神办。”

“不,不要说是我的指示精神,就说我的面子够不够?”代复盛强调了一句,“可行的话,夏想,我欠你一个人情。”

一瞬间,夏想明白了什么,猜到了代复盛再三介入国家电网一事的真正用心……

(未完待续)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2144章 礼遇

夏想在代复盛之处,”受足了礼遇。

中午,代复盛请夏想吃了一顿便饭,既然是便饭,就区别于正式的宴请,类似于私人性质的会餐,但比纯私人会餐又稍有疏远,总之是一种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的一次共进午餐。

“西省的能源型经济转型很成功,让国务院对下一步的经济转型的方向,有了更大的信心。西省的尝试,有着跨时代的历史意义,历史会铭记。”代复盛对西省的经济转型的成功不吝赞美之词。

夏想谦逊几句。

代复盛摆手:“你不必谦虚,西省的真实情况我了解,说实话,你能成功我感到很惊讶,但也要清楚的一点是,西省的成功很难复制。因此,对于下一步的国内经济形势,国务院的争议不小,是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经济转型,如何防止经济硬着陆,总理委托我和几名副总理,正在多方听取专家们的意见。”

国务院每一项经济政策的出台,都会多方听取各个专家学者的意见,经过综合对比并且再认真研究讨论之后,才会做出决定。不会如一些当红的经涛学家宣扬的一样,什么国务院某项刺激经济的政策的出台,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

每个专家学者都自己的局限性,但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人的眼睛看外不看内,所以人从来就是指摘别人不是,认为自己完美。国务院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关系到的都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岂能只采用某一个经济学家的论点?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夏想至此已经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其实在国家电网兼并西省地电的问题之上,代复盛并没有明确的立场,他之所以一直热心有加,过度关注西省地电事件,其一是为了还一份人情——至于他怎么欠了国家电网背后巨手的人情,夏想就不得而知了、其二,代复盛是想借国家电网事件为由头,”和他迅速走近。

没钳,在代复盛即将接任总理之前,他已经开始着手为上任之后的国内形势布局了,拉拢夏想是他的当务之急。

夏想和关远曲的关系不错,”虽然还没有密切到和总书记一样的程度,但谁也不敢保证关远曲上任之后会不会迅速和夏想建立起一种超脱的亲密关系,以目前传统家族势力重新掘起并且和新兴家族势力逐步走近的趋势,关远曲和夏想之间有迅速握手的基础。

十八大之后,国内政治格局将会为之大变。

首先,关远曲的问鼎预示着家族势力的重新掘起,以关远曲传统家族势力的出身和政治立场判断,传统家族势力有望继续壮大一就让代复盛对夏想和季家之间愈加密切的关系佩服不已,夏想和季家握手的一步妙棋,下得真是长远而高明——那么和传统家族势力理念虽不相同,”却有天然的亲近之意的新兴家族势力在关远曲时代,也会是前景看好。

关远曲的问鼎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但不得不说,关远曲和团系的关系并不密切,甚至可以说,新兴家族势力对关远曲的影响力就超过了团系,再如果加上季家和郑家再联合介入局势的话,形势甚至可能出现一面倒的情形。

如此,夏想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彰显。

复想和关远曲的关系,”目前是不近不远,和团系的关系似乎稍近一些,但形势比人强,”谁也不好说十八大之后,夏想会不会和关远曲达成某方面的共识,从而排挤保守一系、平民一系甚至……团系都并非不可能!

代复盛正是基于以上的迫切感,意识到有必要和夏想加强交流,增进感情,虽然夏想和团系的其他干将,比如古秋实、陈皓天关系都不错,和他却缺乏积极的互动,就让他必须主动和夏想走近,否则,一旦失去先机,可能会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追回。

“半个月后我要去欧洲访问,如果方便,你可以和我一同随行。”代复盛再次向夏想释放了强烈的善意。

随同副总理出访欧洲,是好事,证明国务院对西省经济的认可和重视,也表明国家可能会对西省有政策倾斜,再如果有合适的国外投资,也可能花落西省。

但于夏想而言,他很清楚随同代复威出访欧洲的重大象征意义,他就任省长以来,从未随同哪一个国家领导人出访,如果第一次随同出访是作为代复盛的随行,那么在外界眼中,他就有明显向代复盛靠拢的迹象

而且,夏想更清楚代复盛此举还有向老古示好之意,代复盛出访的路线,正好途径古玉隐居的欧洲小镇,夏想随同前去,可以名正言顺地借机和口心见上丨面,”相信他不远万里的问候可以让古玉无比开心,”他可以让老古感念代复盛的盛情。

代复盛不是一个人在向他提前邀请,而是以整个团系的名义,夏想只犹豫了片划就点头答应了:“我很愿意随同代总理出访。”

代复盛点头笑了:“好,那你等候我的通知。”他不会认为夏想同意随同出访就等同于向他全面倒向了,但至少说明了一点,夏想在他和关远曲之间,会选择居中的立场。

代复盛也清楚的是,虽说他和关远曲未必就会政见不和,但先要确定了夏想的立场才更让他放心。

送走夏想之后,代复盛想了一想,和古秋实通了一个电话。

“秋实,夏想是一个很稳重的年轻人,他的立场没有变化。”

“我了解夏想,为了大局的平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不会有明确的倒向。居中是好事,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古秋实很清楚夏想不可能全面倒向关远曲或代复盛其中任何一人,甚至从长远看,等他问鼎时,夏想也未必会全面倒向他。

夏想太庞大了,他全面倒向哪一方,就会引发整个局势的失衡,短时间看似乎是好事,从长远计,必定会引发其余各方势力的紧密联合,反倒可能形成更紧张的对峙。

“但愿如此。”代复盛感慨地说道,他和夏想之间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收获颇丰,却让他对夏想更是看不透了。

“不要担心夏想,不管是政治立场还是个人品行,他都信得过。”古秋实对夏想倒是很有信心,评价也很高。

从中南海出来,夏想没有回吴家,先去看望了老古。

老古不知道夏想要来,正在家中午休,夏想本不想吵醒他,却还是被警卫惊醒了老古。

见是夏想,老古喜出望外:“你怎么来了?也不事先打个招呼。我昨天才收了一包野菜馅的饺子,你肯定爱吃。正想着和你打电话,一困就又忘了,人老了,到底爱忘事了。”

就连一向惜话如金的老古也话多了,可见老人一是老了,二是古玉、不在身边,孤独落寞,夏想心中一酸,向前拉着老古的手:“先放冰箱里,我总会来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