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2/2)

好书推荐:

二、关于x别气质问题的论争(5)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的传媒却在讨论女x的“男x化”问题。这一讨论同上述西方女x主义者涉及的是同一问题,但方向完全相反——西方女x主义的努力方向是试图模糊x别区分,使女孩更“男x化”,使男孩更“女x化”;而中国的传媒却希望将被弄模糊的x别差异重新加强,使女人“更像女人”,使男人“更像男人”。中国传媒提醒人们注意女x解放中蕴含的一种“危险”,即漠视女x特征的危险。有一位记者举例说,他参加过一次“中国新时期女x电影研讨会”,落座前排的女导演个个状如铁塔,声如洪钟;而坐在后排的男x评论家、理论家们倒是纤眉细指,低声低语。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他感到痛苦。这位观察者援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旨在说明女x丧失其x别特征是一种“异化”。他还断言:女x与生俱来的温柔、慈悲、耐心、细致等特长不会随着社会政治与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改变。(马凡,1988年)的确,我国从五十年代鼓励女x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以来,“男女不分”成为时尚,它既是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挑战,也是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挑战。这一时尚在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它不仅表现为女人要同男人g一样的事情,而且达到有意无意地掩盖男女两x生理心理差异的程度。那个时代造就了一批自以为有“男x气质”或被男人看作有“男x气质”的女x。在那时,女人不仅要掩饰自已的女x特征,而且对于想表现出女x特征的意识感到羞惭,觉得那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八十年代以来,女x的x别意识在沉寂几十年之后重新浮现出来。最明显的表现是,女x开始重新注重衣着化妆,表现“女x特征”的意识一旦苏醒,立即变得十分炽烈。女x意识的复苏还表现在大量的影视作品中。在否定文革中女人的“男x化”的过程中,又有人矫枉过正,表述了一种近似本质主义的思想:由于女x是人类生命的直接创造者和养育者,因而对生命有着本能的热爱,这种热爱生命的天x,使女x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态。现代工业社会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它常常使人忘记了“人是生物”这一点,而生物离开生物x活动,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如果男x文化将使生命变成机械并使其遭到毁灭,女x就必须履行自己作为生命的创造者和养育者的职能,发挥母x和女x独特的社会作用。这类思想的本质主义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它假定由于女x能生育,就“本能地”热爱生命;可是男人也为生命贡献了j子,也是生命的“直接”创造者,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对生命本能的热爱”呢?其次,它假定男x文化“将生命变成机械”,女x文化强调人的“生物x”,这是缺乏证据的。此类说法同西方有人将男x同“文化”联系在一起、将女x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如出一辙,而这种划分是本质主义的。这种本质主义的x别观念深入到社会意识中,有时甚至以科学知识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前所述,人们在分析男女两x特质上的差异时都相信:女x逻辑思维不如男x;女x重感情,男x重理x等等。女x是否比男x更重感情?人们以为这是一个先验的事实,其实它却存在着极大的疑点。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观念,没有实验的证据可以证明,女x比男x更重感情;毋宁说,人类中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重感情;但是前者不一定是女人,后者亦不一定是男人。换言之,有些男人是重感情的,也有些女人是不重感情的。把重感情当作女x整体的特征是错误的;而把它当成是天生如此更是本质主义的。中国的传统x别观念与西方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西方人往往把男女两x的关系视为斗争的关系,而中国人则长期以来把男女关系视为协调互补的关系。yy调和、yy互补这些观念一直非常深入人心。但是,这并不能使中国人摆脱本质主义的立场,即把某些特征归为“男x气质”;把另一些特征归为“女x气质”;而且认为这些气质的形成都是天生的。后现代女x主义反对本质主义的立场对于上述文化理念来说是颇具颠覆x的,因为它根本否认所谓男x与女x的截然两分。对于深信yy两分的中国人来说,这一立场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比西方人更难接受。这倒颇像法国和英国革命史上的区别:法国压迫愈烈,反抗愈烈,双方势不两立,结果是流血革命,建立共和;英国温和舒缓,双方不断妥协退让,结果是和平的“光荣革命”,保留帝制。在两x平等的进程中,西方女x主义激昂亢奋,声s俱厉,轰轰烈烈,富含对立仇视情绪;而中国女x运动却温和舒缓,心平气和,柔中有刚,一派和谐互补气氛。但是在我看来,也正因为如此,若要中国人放弃本质主义的观念,恐怕比西方更加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4、如何看待两x刻板印象两x的刻板印象的存在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应当如何看待这个现实的存在呢?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所谓男x气质和女x气质完全是由文化和社会建构起来的。即使男女两x确实存在如刻板印象中所说的那些差异,这差异也是由社会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由男女两x的解剖生理差异造成的。即使是生理x别也不纯属于生理领域。由于x别是社会建构而成的,因此,政治、社会和道德都会对r体发生影响。&nbsp&nbsp&nbsp&。新笔趣阁小说最好的网

二、关于x别气质问题的论争(6)

在自然(nature)还是养育(nurture)、先天还是后天的问题上,可以肯定地说,在男x气质与女x气质、同x恋与异x恋的形成过程中,养育的作用比自然的作用更重要;后天的因素比先天的因素更重要。正如第一代女x主义理论家穆勒所说:关于女x神经敏感、不适合于家庭生活以外之事,爱动,易变,不能坚持,易受影响,因此不适合做高级严肃的事务。这是精神活力的浪费,如果把它引到一个具体目标,这种状态就会终止。所谓女x的旗帜全是教养的结果,“一如自从‘发歇斯底里’和晕厥已不再时髦,我们就看到它们几乎绝迹了”。(穆勒,第312页)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出发,对x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可以作出下列理论解释:第一种是认知理论:从小灌输的信息和参照体系形成了x别的刻板印象。第二种是社会角s理论:社会环境强化了x别信念。人们一般期望社会劳动者要积极活跃,而持家者应当富于j际x。这一期望要求符合规范的行为,因此公司雇员工作努力,持家者则富于团队精神。行为者本人和周围的人都促进符合规范的行为。男x不成比例地成为雇员,女x不成比例地成为家庭主妇。因此男x看上去更有力量,女x看上去更善于j际。第三种是社会认同理论,它强调动机因素。刻板印象可以是一个群体的认知过程,而不仅发生在个人的头脑中。每个人都要在积极的群体中获得正面的身份认同。第四种是权力的观点,强调社会结构因素,认为个人与群体是有意保持x别刻板印象的,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压低其他群体的地位。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男x气质和女x气质的区分是维持社会控制的工具(x别秩序)。x别刻板印象的直接后果是:限制知识的探索,误以为某种x别就是某种样子的;限制有独立目标的行为,要求按照规范行事。在现实生活中,女x对“女x气质”的焦虑像男x对“男x气质”的焦虑一样久远。这种焦虑就是来自遵从x别气质规范的压力。人相信x别有差异,赞同许多刻板印象的x别差异,并且认为全社会都是这样看的。人按照他人的x别刻板印象的期望来行动,人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x别刻板印象的自我建构,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按照x别的刻板印象来做事情。女x对男x化感到恐惧,冷峻、富于攻击x、有野心、忽视孩子、高智商的女x被视为不够“女x”的女人。男x对女x化同样感到恐惧,怕人说自己有“女人气”“娘娘腔”。女x把自己的男x气质、男x技巧掩盖起来。她们在同男技工一起工作时,把一些高明的建议假装成是“幸运的猜测”,以掩饰自己是个很懂行的人。男人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人际关系互动支持结构和相互依赖链,所有的社会都如此。男人在男权制系统中保有权力,同时也伴有痛苦的矛盾:他们必须压抑情感,变得异化和孤独。女x运动增加了男x的痛苦,但是有望将男x权力与男x的痛苦一起消灭。总之,在对x别刻板印象的遵从的过程中,x别刻板印象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僵硬,越来越固定,越来越不容“越轨”,它最终建立起一种x别的秩序,限制了人的自由。在21世纪,x别刻板印象已经越来越过时。在女x普遍就业的今天,很难说在女x的生活和x格中的女x气质是否多于男x气质。许多女x家内、家外、家庭、事业都很出s、成功。互联网上没有年龄,没有种族,没有x别,没有健康疾病,没有强弱之分,只有精神和心灵。x别刻板印象已经无从谈起。在新的时代,x别刻板印象已经式微,一个x别气质上的多元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nbsp&nbsp&nbsp&nbsp新笔趣阁小说电子书分享网站

三、关于x问题的论争(1)

过去的一个世纪是西方x观念变化巨大的一个世纪,而在中国这个变化发生于20年前。西方从维多利亚时代要遮盖钢琴腿以免引起下流联想,到在海滩上可以暴露腿、胸和臀,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改变了对男女两x的看法,对x的看法。美国x学家盖格农认为:x学时代是从1890年开始的,其间x研究者和活跃分子试图将x导入“科学”领域。最大规模的几次x学调查是:金西,12000例,1948…1953年;海特,15000例,1972…1986年;英国,20000例,1994年;马斯特斯和约翰逊,10000例。60年代以来,x的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成为一个公众和学术话语的题目;到了80年代,x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论争的题目,又是大众文化中随处可见的因素。x问题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与家庭有关的x;x行为本身;x与母x;生育控制;堕胎与生育权利;x作为商品——卖y业与s情业等等。对于女x主义来说,有关x的问题地位尤其特殊,因为x是女x研究的一个主要自变量。1、 女x主义在x问题上的分歧女x主义者在x问题上的观点有很大差异。弗里丹把它放在次要地位,她认为,只要女x获得了社会平等,x问题就会自行解决;格里尔尽管不反对异x爱,但却要求解放了的女x不要结婚;费尔斯通则号召“在每间卧室中进行革命”;同x恋女x主义者倾向于把x解放摆在更为重要的地位,既要争取两x平等,又要争取x倾向选择的自由,她们争取女x解放的根本动机是x解放,并认为只有通过完全摆脱异x恋才能实现女x的x解放。虽然女x主义者在x的问题上观点各异,但是概括起来,可以被大致划分为两个阵营——激进派阵营和自由派阵营。从1970年代末,80年代初,女x主义内部出现了关于x问题的激烈论争,这一论争使得两个阵营渐趋成型。激进派倾向于对x的基本否定,被称为否定x的一派(anti…sex);自由派倾向于对x的基本肯定,被称为肯定x的一派(pro…sex)。它们的论争引起了人们对两个问题的关注,一个是女x运动与x自由的关系;另一个是女x运动内部差异所具有的含意。x与两x不平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女x主义内部最富争议x的问题。大多数女x主义者都认为,男x在经济和社会上的权力影响到他们与女x的x关系;女人在x的权利和权力上与男人是不平等的;双重标准的问题普遍存在。女x运动向传统的x观念提出挑战。传统x观念认为,如果一个男人与许多女人有x关系,那么他只不过是一个花花公子;可如果一个女人同许多男人有x关系,她便失去了身分和尊严。这种男女双重标准对女人显然是不公平的。此外,女x运动最常提到的一个要求是,“男人不应当把女人当作仅仅是一个x对象(sexobject)”。女x主义向男x压迫与女x屈从的秩序挑战:过去一向是男人控制女人的x,男人“播种”,女人则应准备接受痛苦,被“耕耘”,被穿透;男人就像拥有土地和财产一样,也拥有妻子的x、生育能力以及她zg的产品。激进女x主义的x观点认为:异x恋x关系一般具有x客体化特征(男x是主体和主人;女x是客体和奴隶),它导致男x对女x的x暴力。女x主义应当拒绝任何导致或将男xx暴力“正规化”的x实践。作为女x主义,我们应当通过发展我们自己的x的优先权来控制女x的x,它与男x的x不同——更关注亲密关系,较少表演x。理想的x关系是发生在充分自愿的、平等的伴侣之间的,他们有感情卷入,不扮演两极角s。(ar;al。;314)激进女x主义在x问题上的代表人物是麦金农和德沃金(mackinnonanddworkin)。她们两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