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

好书推荐:

的人,这样的人好服,日后支应门庭好歹有人也能帮着自己出主意。贫寒人家入官不遂愿,到这儿被哪位权贵青眼相加,日后那位权贵飞黄腾达,自己也就算是得道升天了。

两种本该泾渭分明的人,在这云首书院反而凑到了一起,产生了奇妙的戚戚相关,相互依存的关系。

自此,这云首书院变成了登天梯,成为了寻良池。

对着两种不同的人不同的说法罢了。

再后来,普通的勋贵人家,倒也乐意往那云首书院里挤。就算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在书院里交上一群“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兄弟,日后出去了也不愁吃不开。

大家以后都是京官,你关照关照我,我关照关照你,大家以后少走些弯路不是万事大吉?

云首书院自此也变成了交友地。

不管云首书院做了哪一种效用,反正,云首书院这几年地也扩了,门也大了,朝廷拨下的银子也多了。唯有那入学试题,越来越难,考试越来越严。查出来作弊,一律永不能入学。

云首书院唯独不无用之人。进门就是一个高坎。

是也,那院门旁边贼眉鼠眼拉客卖假试题的生意人个个富得流油。

年年都有些投机倒把的人中招,花了天价买了假题,随后考试发现狗屁不通。

云首书院的试题从来没被泄露过。

因为根本就没有题可以泄露。

云首书院试题只有四个字,“见机而作”。

院长是个神人,长年神龙见首不见尾,每年秋末,出题的早晨露个面,出了题就走。再见他已然是下一年的同一天。

出的题目花样也是杂乱。有时候是经史子集的一句话,有时候是让你夸一夸云首书院隔了一条街买豆腐花的小姑娘家的老鳏夫。

总之题目之浮夸,肯定超脱你的想象。

沈潘清晰记得他十五岁那年入学的试题是“一枝梨花压海棠”。

就这一句诗。

………………打死沈潘也想不到那云首书院院长的花花肠子到底是往哪里弯的。这特么也太让人接受不能了。

得益于云首书院院长豪放不羁,见机而作的画风。那底下的学生们,到底也被带偏了。直言不讳的学生不少,可你见过边扒拉着碗里的油泼面,边指点江山,激昂文字,顺手拿走邻桌两瓣蒜的“意气少年”吗?

反正沈潘一直管他们叫“抛砖的。”

总有些人,肚子里没些个墨水,还偏要卖弄一番。他们谈天论地,讲古今海外。乍一听,还是挺像是一回事的。

可这书院里,到底真材实料的人多。少年人们,个个情绪激昂,愤世嫉俗,最爱打抱不平。每每遇上这样的人那必然会引经据典,驳斥一番。说的唾沫横飞,说的让人愤慨。

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待到酣畅淋漓地与人辩论一场后,你才发现那第一个吃油泼面的早逃之夭夭了。

抛砖引玉,无论油泼面是出于什么心态,那竭力展现自己的学生们是感激的。

后来,油泼面变成了寂寂学习生涯里的苦中作乐。

再过后来,众学子们发现那些惯常从饭堂的口水战里杀出重围的人,往往没过几年就声名显赫,步步高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