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闲聊、文字(1/2)

好书推荐:

在旁边站了一会,发现也帮不上忙,也就不在耽搁,把三轮车上的蜂窝煤炉子抬了下来,装上五个空蒸笼就先走了,随后火速去新买了一个炉子,一口锅就往家里而去,一路上又看见不少人手里拿着叶儿粑。

到家时母亲已经差不多把剩下的三个蒸笼装满了,“儿子,中午你到外面去吃,忙不过来。”

张衡点了点头就上去帮忙,下午一点要上班,他十二点就要出发,不能迟到了,“好啊,对了妈,我刚才在市场上听别人说超市里的叶儿粑卖得很贵呢,要两块五一个。”

“呵呵,你这傻孩子,市场上的东西能跟超市比吗,超市的猪肉都卖十七八块了,中排卖到了二十多……就因为这边市场上的东西便宜,前面城区的人都过来买菜,不然你以为新二村能有多少人来买菜啊。”母亲顿了顿又说道:“我们这个叶儿粑,一出了市场至少得卖两块钱一个,但外面的铺子太贵,有城管也不能乱摆摊,还是这边市场上做生意安心,没人管的。”

母亲说的猪肉价格他刚才去超市也看见了,既然不懂干脆又问道:“那妈,那些猪老板到村里收肥猪,才给七块八毛钱一斤的价格,不是要赚很多钱?”

“没有那么多,猪肉杀出来要缩水一些,像猪脖子肉这些又卖不起价格,就拿妈铺子里来说,差点的肉只卖得起十一二块钱一斤,好点的也就十四五块,五花肉也是十四块钱一斤,排骨要贵一些卖到了十六块钱一斤,这外面城里的猪小,杀出来只有一百斤多点点肉,妈在铺子里卖一头猪只赚两百多块钱,平常也有生意不好的时候,下雨天人要少一些,一个月算下来能赚五六千块钱,比不得前面城区的菜市场,那边市场三个平米的猪肉摊子光租金一个月就要两千多,不过一天下来能卖好几头猪肉出去……”母亲耐心的解释道。

张衡却是越听越迷糊,但也理解到了一些,大概就是这边市场的物价还不是这个城市的正常物价,外面主城区更贵,手上不停,帮母亲包起粑儿来,准备在多包两蒸笼。

这时母亲又说道:“我们这个粑儿一个只有二两重,粉子就占了一两,里面合了水占了重量,粉子只有一毛五的成本,盐菜是青菜做的,青菜在咱们村里都种来喂猪,一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这点盐菜也就算点盐钱,五分钱都值不了,花椒粉只有一点点,基本算不上钱,猪肉是咱自家的,按成本算,三钱肉,也就两三毛钱,要是光用肥肉还能在少点,剃那些不好卖的部位出来,也能压点价,蒸一次粑儿又用不了一方气,算两块钱,平摊下来一个粑儿也就多一两分钱的成本。总的算下来,成本也就五毛钱左右,不过要是换了别家,就要算盐菜钱了,要多出一毛左右的成本,要是用的瘦肉多,也要增加成本,还有摊位费,人工费那些,正规店面里这些都要算进成本里面。所以啊,儿子,我们卖一块五一个已经赚了对半多了,知足就好。”

张衡使劲点了点头,这些他真不太清楚,没想到只读过小学的母亲居然这么厉害,把一个粑儿的帐都算得这么细,但还是又问了句:“那我听说超市里的叶儿粑还是豆沙馅的呢。”

“呵呵,豆沙更压秤,那豆子就是咱家村里的豇豆,外面城里叫红豆,比青菜贵多了,在说超市的摊位费不一样,贵点也是应该的。”母亲解释道。

张衡这才恍然,难怪超市里三个粑儿就给秤出了一个七块二的价格,原来是豆沙更压秤啊。

随后他又问了些关于蔬菜价格方面的,母亲也一一解释出来,最后他一总结,无非就是外面城里工资高,物价也就跟着高,而且蔬菜季节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可能头天还卖三块钱,第二天就涨到四块或是降到两块了,猪肉的价格也经常起伏呢,母亲以前就是运气好碰上牛肉涨价,才赚到成本钱买下了摊位。

母亲还说外面打工的日子也不好过,出了市场随便租个单间就至少要五百块钱一个月,如果是套房的其中一间至少要六七百,这还只是老房子,母亲还说外面普通上班族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一个月,除掉房租水电、车费生活费,日常消费什么的基本上就存不下钱了,张衡也第一次听到了“月光族”这个词汇!

到是工地上干苦力的工资比较高,小工一天一百四十左右,大工能开到两百呢,不过母亲是不可能允许他去工地上干活的,也就听听而已,但张衡却觉得在工地上干活也没什么,村里出来打工的好多都在工地上干活,刚初中毕业那会他还找祖奶奶闹过,但是差点就随着打工前辈到外面工地上挣钱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