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有福 第171节(1/2)

好书推荐:

甚至城里还有商人放了话。

说他们这些贱民迟早还会来求上门,把毛皮卖给他们。

幸亏大人神通广大,找到了买主。

大人为他们殚精竭虑,到了黑城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百姓,这些黑城当地的百姓都看在眼里,自然愿意上前帮忙。

见此,翰江倒也信了这位安抚使,不是为了自身牟利,却打着于百姓有利的幌子。

但想想对方以前的身份,倒也能理解对方为何看不上这些‘小利’。

.

此事的完美解决,让所有人都十分高兴。

这次黑城和吉林可不光只合作了这一宗买卖,甚至之后石炭的运销,以及‘神仙倒’去吉林开分店的事,都暂时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这时又发生一喜,赵秀芬终于到了。

不光她来了,还带了一大家子。

有王大妞和大毛二毛三毛,及刘长山的寡妇娘,还有孙荷儿和毛蛋。另还有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孙荷儿在路上生的一个小奶娃。

原来赵秀芬等人之所以在路上迟了,就是因为当时孙荷儿正大着肚子。

王兴学刚走,孙荷儿被诊出有孕了,黑城这递信回去时,孙荷儿月份已经大了。

赵秀芬怕把孩子生在路上,就打算等孙荷儿生完坐了月子再走,谁知福儿又来一封信。

信里还说老爹在这,被不少寡妇相中了,让娘赶紧来。

赵秀芬一听,就急了。

可儿媳妇咋办?难道扔下儿媳她自己走?

孙荷儿也懂事。她也是虎,说自己没事,算着日子,应该不会生在路上,路上走快点,正好到了地方生。

又说她这一胎什么反应也没有,能吃能睡,又举例说怀毛蛋那会儿,她也没有就在家里养着,男人下地,她还帮着做饭干家务。

乡下女人确实没有娇气的,也是情况所迫,有些家境不好的人家,女人生了孩子,连月子都不坐就下地干活儿,人不也是好好的吗?

三个妇人又商量了下,决定还是上路算了,正好跟着福儿派来送信的人一起走,也免得她们自己走,还要另托人送或是找镖局。

于是就这么上路了。

路上,孙荷儿的情况也还好,也没感觉哪儿不舒服什么,不过她们路上走得也不快。

谁知走到安广时,孙荷儿提前发动了。

于是留在当地生孩子,又坐月子,一直到孙荷儿快出月子,一行人才又再度启程。

这其实还不是事,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到底过去了,一家大小都平平安安到了地方,关键是赵秀芬到时,正好在官衙外面撞见王铁栓跟一女子纠缠不清。

第138章

当时人在车里,除了赵秀芬看见了,孙荷儿也看见了。

她下意识想叫娘,却正好瞧见婆婆扭过头来做无事状,当即吓得不敢吭声了。

车越过站在官衙侧门外的两人,又行了一段路,停在后门处。

不多时,福儿就收到信了,匆匆赶了来。

“娘,你可算来了。”

赵秀芬笑眯眯的,道:“都这么大人了,还成天念着娘不成?”

“我想你了还不成?”

福儿又叫大姐,又叫二嫂。

站在门外说话也不便,福儿吩咐下人把行李都运进去,带着众人往正院去了。同时,又着人把消息递给前衙的卫傅,还有姐夫和爹。

见多日不见,小姑如今俨然一副官太太的架势,孙荷儿羡慕不已,但一听到说让下人去知会爹,她下意识看了婆婆一眼。

来到正院堂屋坐下,赵秀芬二话没说,先搂着大郎亲香了一会儿。

大郎似乎已经不记得姥姥了,但又觉得眼熟,皱着小眉头凝神看了一小会儿。

“怎么了?小没良心的,又把姥给忘了?”

“姥?”

“快叫姥姥。”福儿催促。

大郎听话道:“姥姥。”

“哎哟,我的乖大郎,姥可想死你了。”

又是搂着大郎一顿亲。

大郎皱着小脸,一副我很不愿意被亲,但我极力忍耐的模样。

“都成小大人了。”王大妞瞅着他这表情,笑道。

赵秀芬闻言,低头看了看,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