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吴泽(1/2)

好书推荐:

丹阳王有随便捡人带回去自己用的习惯,这事知道的人很多。

在其他人看来,这简直无聊,普通百姓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她大发善心捡人回去,也只是养闲人罢了。

其实她也没那么烂好心,小山被她捡回去纯粹是因为长得好看,薛汀兰则是觉得怜惜。

楹酒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找上她了。

那她在一处食肆,听说书人讲一些奇闻异事,隔壁戏台子咿咿呀呀唱。

忽然一个少年抱了一幅画,请她收购。

这不得不说一下了,小公主四处逛,路过一家古董字画店,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副上周的画。

然后就出名了,整条街有个小娘子人傻钱多,喜欢听八卦传闻。

然后就时不时,有人拿着东西给她鉴赏鉴赏。

有些老实的,家里急缺钱的,楹酒瞧着东西不贵就买了,权当做好事。

所以她一出现在食肆酒楼,就有一些人等着。

因她只收字画书籍,并且要求来历清晰的,所以大部分是家道中落的文人。

楹酒虽然腹中笔墨不多,但在山上看了不少书,师兄们各个文采斐然,耳濡目染当然有几分眼力。

也许是对这个时代始终有一份好奇和观望的态度,她对陌生的人事很有兴趣。

师父说她直觉准,到底哪里准呢?

她想了想,反正无事可做,给自己编了个富家女郎喜好搜集民风的身份,专门挑奇闻异事听。

找她变卖字画的人,大多能扯两句,至少要编个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凄苦故事,她只听着,有时随便问几句,然后看看东西,随机收了。

然后让侍从跟着那些人,去查探一番,看看事实情况到底如何。

半月下来,倒也明白了师父说的直觉是怎么回事。

衣着打扮,身量面容,言谈举止,这些东西往往能反应一个人的生活情况。

与其说是直觉,不如说是一种判断力。

看多了平民百姓,楹酒只能感叹自己前世生在了好时代,即便她这辈子没学什么,但光是九年义务制教育教给她的,就让她凌驾于这里大多数人了。

这是时代和文明的碾压。

她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她也许不如古人聪明,但是她知道的一些知识,也许是他们穷尽此生都无法得知的东西。

这些宝贵的知识她或许现在不知道怎么发挥到最大价值,但是以后……

楹酒心中一阵轻松,从进京后的那种不安和自卑,消散了很多。

以至于今天这个眉眼桀骜的少年找上她,她都非常好脾气的见了他。

少年捧的画很普通,他却很珍重的展开,楹酒随意扫了眼,画技普普通通,但是少年称是他姐姐画的,楹酒心情不错,便道:“开价吧。”

楹酒闲逛市井,本就是随机碰运气,顺便了解了解风土人情,少年却是郑重而来,见她态度随意,不由道:“你就看了一眼!”

楹酒有些不解,问道:”所以?“

少年被噎了一下,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好半天才道:”我姐姐很有名气的!“

楹酒挠挠头,少年忍辱负重道:”她叫吴泽,字玄镜。“

然后他就看见,楹酒茫然的看了看他。

其实这真的不能怪楹酒,京中很多大家去拜访她,也是这个回应。

路古尘咳了声,悄悄提醒道:”玄镜先生编写了很多戏文,在这一带很出名。“

楹酒知道了,原来是那个写戏文很大胆的吴大家。

少年露出一种,你还有点常识的表情,哼哼道:”我姐姐不止在渭城出名,整个颍州都在传唱她的戏文,水井上都刻了她的诗词……“

楹酒唔了一声,憋出一句:”久仰久仰。“

少年洋洋洒洒一番吹嘘戛然而止,他有些气急败坏:”是真的很出名!“

楹酒见他长的有几分可爱,便耐着性子,问了句:”那她为什么不去做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