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2)(2/2)

好书推荐:

走到后庙那块地的时候老支书才停了下来。白土山已经气喘吁吁了,但老支书看起来像是并无大碍。

这一块地势较高,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特别是不远处的那片树林,更是看得真切。那不是天然林,不是老林,而是一片防护林。这是几十年前老支书带领白家庄的村民一棵一棵种下的,多少年来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也不仅如此,他知道这片林子对白家庄的特殊意义。白家庄是沙土地,在没有建防护林前,一起风便是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土地更是贫瘠得很,庄稼年年歉收,地里长出的尽是一些耐旱的荆棘。这种植物,狗不叼,马不嚼,只能晒干了当柴火烧。可是等这片林子长出来后就不一样了,的确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功用。黄沙一年比一年见少,土地一年比一年肥沃。这林子曾是老支书当村支书时的主要“政绩”,更是他后半生以来的骄傲和慰藉。

3

整个白家庄,还有其他几个村落都在享受这林子的庇佑,老支书虽然没忘,可是白家庄的其他村民却在淡忘着它的功勋。在不少人眼里,这仅仅是一片树林,分给他们来承包,多少年没发挥过一点功用,即占庄稼又占地。如今人多了,地少了,他们早就有毁林开荒的念头了。只是当时村委会管着不让毁林,而今无人管了,不知道是哪家第一个出来拿起了斧头,其他人也跟着蜂拥而来。

每一个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今村里无人管了,谁愿意干啥就干啥。开了荒,不仅多了块地种庄稼,砍下来的树干还能背到集上去卖钱,有的树干太细了太弯了,卖不出去,却也可以当柴火烧,倒是省下了不少买煤的钱。

他们总想着,多打一些粮食,多得一些收成,多赚一些小钱。

唉,这些只图当下不图久远的乡亲啊!

现在还不是忙其他农活的时节,这白家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几乎倾巢出动。有蛮力的汉子,爱唠叨的妇女,驼背的老人,穿开裆裤的孩子……各色人等都加入了这劳作的行列。有的锯树,有的砍树,有的扛树,有的背树,有的刮树皮……干得热火朝天,场面好生热闹。这倒是让不少年长的人想起了当年大生产的场面,不过却没有想到大生产时白家庄的那些个情景。所有的人都是健忘的,这不怪他们。

看他们辛勤劳作的宏大场面,老支书微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看他的表情,他似乎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是漫天的黄沙,还是遍地的荆棘?没有人意识到,这可能将会是一场灾难。但这个弥留的老人却看到了一些未来的东西,或许,每个人都迷糊了,他却是清醒的。